答案1
季羨林———生于1911年,山東清平(今臨清)縣人。北京大學教授、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、中科院院士、中國語言學家、文學翻譯家,梵文、巴利文專家。對印度語文文學歷史的研究建樹頗多。孔繁森———山東聊城人。他主動報名到西藏工作。擔任了阿里地委書記。1994年11月29日,完成任務返回阿里途中,不幸發生車禍以身殉職,時年50歲。他犧牲后,江總書記總書記于1995年4月29日親筆題詞“向孔繁森同志學習”。
武訓———堂邑縣(今冠縣)武莊人。1888年創建義學,花錢4000余吊,在柳林鎮東門外建起第一所義學,取名“崇賢義塾”。清光緒帝頒以“樂善好施”匾額。清朝授以“義學正”名號,賞穿黃馬褂。其名聲由此大振。
孫臏———戰國時齊國阿(今陽谷縣阿城鎮)人。著名軍事家,孫臏所著兵法失傳久已,1973年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之竹簡,經鑒定內有《孫臏兵法》殘編,整理得440簡,11000余言。
伏羲———遠古時期部族領袖,中華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,傳說為中華遠古帝王“三皇”之一。
魯仲連———戰國時齊國(今茌平縣王老鄉望魯店村)人,是戰國末年著名的平民思想家、辯論家和卓越的社會活動家。
傅斯年———(1896-1950)字孟真,山東聊城人。歷史學家,“五四”運動中的學生領袖,民國時期的學界領袖。曾任北京大學代理校長,臺灣大學校長。
張自忠———(1891-1940),1891年出生,山東臨清人,參加察北抗戰。1935年任察哈爾省政府主席。愛國將領。
范筑先———(1882-1938),山東館陶人,著名民族英雄、抗日愛國將領。1936年,升任山東省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,保安司令兼聊城縣縣長。1937年七七”事變后,任山東省第六區游擊司令員。
李苦禪———山東高唐人,著名畫家,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,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。
傅衍鯤———山東聊城人,原聊城第三中學語文教師?!敖鹑恰迸P底人員,為禁毒機關作出卓越貢獻。
徐本禹———山東聊城人,23歲,央視2004年度感動中國人物。
呂才———(600~665)唐初哲學家
王旦———(957~1017)北宋名相。
成無已———(1063~1156)宋代醫學家。成無己對張仲景的辯證與方義有所闡發,形成了系統的中醫理論體系。他在中國醫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歷史地位。
傅以漸———(1609~1665)清開國狀元、一代名相。
楊以增———(1787~1856)清代藏書家。道光二年(1822)中進士。藏書達3236種、208300余卷,成為中國四大私人藏書樓之一。
很多寫不完